皮飞鹏
2021-03-31 08:50   审核人:

 皮飞鹏副教授

 教育背景 理学博士

 研究领域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研究方向 中学物理教学改革、物理教育心理学 

电子邮箱 pifeipeng@gzhu.edu.cn

所在系所 物理系

 

 

个人简介

受教育经历:

1992/09—1995/06,中山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理学博士学位;

1987/09—1990/06,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物理系金属物理专业,工学硕士学位;

1983/09 – 1987/07,北京大学,物理系物理学专业,理学学士。

研究工作经历

       2000/07至今,广州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副教授;

       1995/07—2000/06,广州师范学院,物理系,讲师、副教授;

   1990/07—1992/08,冶金部长沙矿冶研究院,从事人造金刚石及其触媒的研发;

 

硕士研究生期间从事新型稀土永磁材料的研究;长沙工作期间,参与研制了人工合成金刚石的一种新型触媒材料;博士研究生期间在超快飞秒激光器研制、高温超导氧化物和半导体超快载流子动力学和电声子相互作用等方面做了一些有意义的工作;

19957月至今在广州师范学院物理系、广州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从事物理学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主讲了10余门本科生、研究生课程。

2001年之后主要从事中学物理教学改革、物理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担任物理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已毕业硕士研究生近30名。

承担和参与多项国家、省、市、广州大学研究项目,发表论文约40篇,SCIEI收录10余篇。2011年主持完成的《基础教育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物理学专业教育实践环节的改革与实践》获广州市第八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广州大学一等奖。多年来,指导本科生、研究生参加全国、广东省师范技能大赛,多人次获得一、二、三等奖。

19999月至20172月先后担任广州师范学院物理系副主任、广州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分管过本科教学、研究生教育、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成人教育与创收以及实验室建设等工作,先后6次获评广州大学教学管理优秀学院。

多年来,参与多个全国、广东省、广州市专业学会的工作,2013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荣誉奖。

主要兼职:

中国物理学会第八、九、十届教学委员会委员;

全国高等物理教学研究会理事;

教育部普通本科高校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南区委员;

教育部普通本科高校大学物理课程指导委员会中南区委员

教育部普通本科高校大学物理课程指导委员会大中衔接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普通本科高校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5-2019);

广东省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广东省光学学会理事;

广东省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广州光学学会常务理事;

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师职务培训专家委员会委员;

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物理组组长;

广州市多个中学物理教学名师工作室顾问、理论导师;

华南师范大学附中学科指导专家。

 

担任主要课程

   本科生课程:原子物理学、大学物理、数学物理方法、工程数学、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等。

   研究生课程:物理教育研究方法、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物理教育研究案例分析等。

 

主持课题

1、  基于物联网、APP的创客教师培养和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广州市教育局2015年重点科普项目,33.33万元;

2、  中学电子创新实践基地的建立,广州市教育局2013-2014年科普项目,8万元;

 

参与课题

1、国家基金2016面上项目,脉冲星射电辐射束新模型的观测和理论研究,编号11573008201601-20191274万元(第二)。

2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磁纳米两相复合薄膜的激光诱导磁化反转与自旋波研究,编号208739992014A0303135232014/10-2017/1010万元(第三)

3、物理学专业综合改革,广东省教育厅教学质量工程项目,201501-20161225万元,2/8

4、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综合改革,广东省教育厅教学质量工程项目,201501-20161225万元,2/8

5、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团队建设,广东省教育厅教学质量工程项目,201501-2016129万元,2/8

6、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课程中参与式考核研究与实践,广东省教育厅教改项目,201509-2017083万,2/5;

7、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师范生支教实习评价方式改革与实践,广东省教育厅教改项目, 3,3/5

8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低阻尼铁磁介质中自旋波的超快光学激发及调控研究,2020A1515010411202001-202212,(第二)。

 

主要论文

1、  高温超导氧化物中非平衡载流子的能量弛豫与电声相互作用,中国科学(A)1995-08,(第一作者);

2、  Tc超导氧化物中受激载流子的飞秒弛豫过程,科学通报,1995-01(第一作者);

3、  Tc超导体的室温飞秒时间分辨谱研究,中山大学学报,1994-05(第一作者);

4、 RBa2Cu3O7-δ膜中非平衡载流子超快弛豫动力学,红外与毫米波学报,1995-08(第一作者)

5、  Coherent optical phonon excitation by femtosecond laser pulse in YBa2Cu3O7-δ thin filmsActa Physica Sinica, 1996 , 5 (8) :601(第一作者)

6、 Femtosecond studies on the optical-induced refractive index change in GaAs film, SPIE, 1996, 2891:49-51(第一作者)

7、  Femtosecond transient transmission studies of GaAs thin film, SPIE, 1998, 3556:152-155(第一作者)

8、  Ultrafast relaxation dynamics of nonequilibrium carriers in RBa2Cu3O7-δthin films, Chinese J. of Infrared and Millimeter Waves, 1996,14(4):229-335(第一)

9、  Band filling and bandgap shrinkage in the femtosecond spectroscopy of GaAs, SPIE, 1996,2694:250-253(第二)

10、Effects of bandgap shrinkage in femtosecond absorption saturation measurements of GaAs film, Acta Physica Sinica, 1996 , 5 (9) :705-712(第二)

11、Femtosecond Spectroscopy Studies on YBaCuO and PrBaCuO Epitaxial Thin Films,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1993 , 10 (12) :756-758(第三)

12、Band filling and bandgap shrinkage in the femtosecond spectroscopy of GaAs, SPIE, 1996,2694:250-253(第二)

13、YBa2Cu3O7-δ 中的相干光学声子振荡与电声子相互作用,低温物理学报,199618(4):254-256(第一)

14、CPM 激光器的新进展——18飞秒,科学通报,199338(19):1737-1740(第四)

15、Femtosecond relaxation dynamics of electronic processes and electron-phonon coupling in YBa2Cu3O7-δand PrBa2Cu3O7 epitaxial films, Z. Physik B, 1994, 95:5-12(第四)

16、Correlation between the Flux Density and Polarization for Flat Spectrum Radio QuasarsJournal of Astrophysics and Astronomy, 201132(1-2)313(第一作者)

17、Astronomy education project for Guangdong high schoolsJournal of Astrophysics and Astronomy,201409,(1/6

18、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adio Luminosity and Core-Dominance Parameter for XBLsJournal of Astrophysics and Astronomy, 201132(1-2):59, (3/4)

19、    Rapid variability in S5 0716714RAA, 201111(11)1311

20On the mode switching timescales of pulsar PSR B0329+54Pro. of the Int. Astronomical Union 03/2013, 8(S291), 549-551, 2013.

21A Fan Beam Model for Radio Pulsars. I. Observational EvidenceAPJ2014072/5;

22、 A Fan Beam Model for Radio Pulsars. APJ2014124/6);

23Ultrafast Exchange-Coupling Strengthening in FeNi/FePt Film Induced by Femtosecond Laser, Cleo: Qels_fundamental Science , 2014(第三)

24、光纤通信实验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5(第一作者)

25、广州市三所中学实施物理新课程情况的调查与分析,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071/3

26、物理学专业教育实践环节改革的探讨,高教探索,2008年(第一作者);

27、物理学专业实习生在教育实习中遇到的困扰——四名实习生个案研究,怀化学院学报,200608(通讯作者)

28、高中女生学习物理的主要困难及对策,物理教学探讨,2007(通讯作者)

29、初中生物理自主学习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中学物理,200808(通讯作者)

303+X高考对《大学物理》学习影响的调查与分析,大学物理(教育专刊)2008(通讯作者)

31、适应新课程的教育实习评价改革,新课程研究,2009(3)62-64(第二)

32、中学生物理自主学习评价方式的调查与分析,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2):1`03-105(通讯作者)

33、高中生物理学习有效性的现状调查与分析,物理通报,2010(11):79-82(通讯作者)

34、对光路显示原理的探讨,实验教学与仪器,2012(7):50-51(第二作者)

35、农村初中生力学前概念调查与研究,基础教育研究,2013(21)29-32(通讯作者)

36、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亚太教育,2015, 33):289-290(通讯作者)

37EEPO课型方式在初中物理教学的应用,课程教育研究,2018(07):160-161(通讯作者)

38、教育公平视阈下EEPO实施意义研究——以初中物理教学为例,中学教学參考,2019(5):47-49(通讯)

39、高一学生物理学习动机调控策略研究,基础教育研究,2019(15):42-45(通讯作者)

40、初中物理科学探究中应用PBL教学法的探讨,基础教育研究,2019(17):73-76(通讯作者)

41、一种电流等效的动态可视化教具创新设计——初中电学入门"电流流向"探究,科学大众,2019, (3):78-81(通讯作者)

42、智能手机在中学物理翻转课堂中的应用研究,中学物理,2020, 38(11):57-59(通讯作者)

43、高中物理课堂参与度的影响因素调查,新课程研究,202008(通讯作者)

44、基于手机传感器的中学物理实验混合教学模式,湖南中学物理,2020, 35(9):65-67(通讯作者)(该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学物理教与学》2020年第3期全文转载

45、高中物理游戏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以“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行驶安全“为例,课程教学研究,2020, (10):33-37+74(通讯作者)

46、应用虚拟仿真软件开展高中物理实验线上教学,湖南中学物理,2020, (10):14-17(通讯作者)

47、知识归纳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20, (11)(中旬.学研):29-31(通讯作者)

社会服务

12013年和2016年主持广州市教育局科普项目各一项,为多所中小学和大量中小学师生开展科普服务;

2、从2003年开始,多次承办广州市中学物理教师新课程改革全员培训班、广州市中学物理骨干教师培训班、广州市中学物理实验教师培训班,担任班主任、培训专家、理论指导教师等工作;

3、从2002年开始,担任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物理组组长,参加中学物理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的评审、开发等工作;

4、多次担任广东省高中物理教师职务培训专家;

5、多次担任广州市中学物理教学名师培养对象理论导师、百千万工程培养对象物理科理论导师、卓越教导主任培养对象理论导师,指导学员开展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

6、从2000年开始,连续多年担任广东省大学生物理实验设计大赛评委;

7、从广东省物理师范生师范技能创新大赛建立开始,多年担任组委会委员、评委;

8、从2000年开始,担任广东省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竞委会委员;

9、多次担任广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评委;

10 担任广州市多个中学物理教学名师工作室顾问或理论导师;

11、担任华南师范大学附中学科指导专家。

关闭窗口